周末穿梭于各地羽毛球賽事,有一位扎著長長馬尾,球拍揮動間有股子霸氣與堅定的女孩,她就是“小螢羽球”的主人——徐若螢,一位南京理工大學的研究生、校羽毛球隊隊長,也是一位在新媒體視頻平臺上擁有大批關注者的羽毛球博主。
作為江蘇省運冠軍,徐若螢擁有自己的爆款視頻,同時也是尤尼克斯簽約意見領袖。她的羽毛球之路只因為打球的快樂,她不曾考慮過走專業,也不知道還有單招升學的方式。就是靠著喜歡,徐若螢在球場上收獲著奔跑的快樂,也在短視頻中講述著自己于球場上的思考。
大學重燃羽球熱愛
徐若螢是浙江嘉興姑娘,她的羽毛球啟蒙始于友誼小學,當時學校開設了興趣班,在教練和家長的引導下,她開始走上綠色地膠,練習羽毛球基本功。小時候的記憶,每晚兩小時都是在球場上度過,盡管最初的“架拍”很枯燥,但徐若螢慢慢在堅持中找到了樂趣。
進入中學后,為了專注學業,她不得不放下球拍。直到考入南京理工大學,徐若螢才終于在羽毛球社團重新投入羽毛球的懷抱。因為基本功扎實,她很快就被推薦進入校隊。當時,校隊的目標是備戰江蘇省運會,看著隊友們刻苦訓練的勁頭,徐若螢也不禁被感染到。原本她只是想打打“養生球”,但是跟著集訓的節奏,她放棄了假期休息將精力全部用在場上。
大學三年級的暑假,她迎來了羽球生涯的轉折點。在江蘇省運會甲B組比賽中,徐若螢一舉斬獲女團、女單、女雙三項冠軍,刷新了南理工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。回憶起那段時光,她說,真心感謝教練幫自己打好了體能基礎,讓她在團體賽中像上滿了弦,場場都是兼項登場。“身體會感到疲勞,但還是堅持下來了,特別有成就感。”
省運會的三塊金牌,讓徐若螢體驗到了賽場的快樂,她期待著到更多的比賽中去以球會友。
短視頻開啟羽球第二人生
與此同時,徐若螢以國際貿易專業第一名的成績,成功保研本校研究生。學業與運動雙優的徐若螢,在大四那年,肩負起了大學羽毛球校隊隊長一職。成為校隊隊長,徐若螢不僅負責制定訓練計劃和對新人指導,還開始用手機記錄訓練日常和比賽片段,分享到小紅書、抖音、B站等平臺。
“其實是因為當時申請學校‘校長獎章’落選了,我才意識到之前沒有太注重留下羽毛球方面的影像記錄。于是開始試著拍視頻,講講我自己的球場故事。”她說。這個最初因遺憾而起的決定,卻成為她羽毛球第二人生的重要開始。
從大四開始,徐若螢利用周末和假期開始參加各類社會業余比賽。在全國大羽賽普通組中兩次斬獲女單第五、女團第四、混雙第八。也獲得過全國東西南北中羽毛球比賽女單冠軍、女雙亞軍;南京諶龍杯冠軍、王者之志全國總決賽女雙季軍。
與此同時,她的賬號“小螢羽球”也積累了穩定的粉絲群體。徐若螢很珍惜自己的視頻賬號,盡管更新頻率隨著她的實習和學業而浮動,但她一直堅持用心運營。“我沒想過要成為特別火的大V,初衷就是希望在自己的賬號里,分享那些羽毛球的點滴”,她說。
在幾百條視頻中,徐若螢有不少關于女單、女雙的打法分析,備受女性球友關注。“我喜歡分享自己的比賽復盤視頻,那些單、雙打的思路變化,會有很多人留言討論。”她說,“我發現有很多女生是因為看了我的視頻才想去練羽毛球的,這讓我特別開心。能讓更多女生喜歡羽毛球,是我繼續做內容的最大動力。”
羽球故事的表達者
性格爽朗的徐若螢,視頻中沒有刻意經營人設。1米73的身高,舉手投足滿是鏡頭感,但點開視頻你便會發現她的幽默與對羽毛球的鉆研。在“高強度的學球之旅”視頻中,她自稱雄鷹般的女人,而在球場上拼盡全力的比拼,也著實令人刮目相看。
“我做視頻只是想記錄我和羽毛球的故事,也希望它能感染別人。”她說。
徐若螢坦言,羽毛球是她的開心源泉。“有時候生活或學習上有煩惱,一上場打球,整個人的心情都會換一種狀態。尤其是雙打的時候,邊打球邊聊上兩句,那種快樂是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。”
從大四開始就追著賽事全國跑,徐若螢也結識了不少朋友。其中,廣西姑娘莫清影正是她因為一場比賽,才結緣開始了搭檔之旅。她們原本是隔網相對,但不打不相識,在今年“王者之志”重慶站兩位姑娘合作拿到了女雙冠軍。徐若螢介紹,自己的這位搭檔也有視頻賬號,所以今年的暑假她會到南寧玩,跟著莫莫打球錄視頻。
帶著熱愛繼續前行
如今,徐若螢作為尤尼克斯簽約的“意見領袖”,成為推廣羽毛球文化的一份子,也收獲了更多專業裝備與支持。這也讓她有機會作為參賽代表,和奧運冠軍一起打表演賽。
徐若螢表示,自己始終是那個愛打球的女孩。訓練、比賽、剪視頻、復盤戰術——這些是她生活的主旋律。她說,羽毛球教會了自己堅持,也讓她善于在總結中面對勝利與失敗。就是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磨練中,蛻變成更強的自己。
她在球場奔跑,也在鏡頭后記錄,徐若螢用熱愛照亮自己的羽球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