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坐我的車肯定能奪冠,我早就說過了,”可能除了送黃雪梅去崇禮的租車司機,賽前誰也沒這么篤定。
7月12日夜里23點,帶著頭燈的黃雪梅站上了2025崇禮168超級越野賽女子70公里組的賽道。作為冠名贊助商耐克的簽約選手,她戰勝了賽前奪冠呼聲很高的熊斌彬、張廷等一眾高手,以7小時06分53秒沖過終點,拿下冠軍。
黃雪梅的丈夫陳志明在崇禮的角色比較多。作為精英選手的私補工作人員的他先是熬了一整夜,為妻子在補給點提供補給服務,而妻子沖線過后不久,來不及在酒店休整的他在早晨8點30分又站上了30公里組別的起點,最終以3小時09分55秒完賽。
頒獎結束后,黃雪梅和陳志明從崇禮轉場到北京首都機場,再乘坐夜里近10點的飛機,于凌晨返回廈門。周一早晨9點,迎接倆人的將是各自職場的召喚。
小插曲不影響奪冠
“太累了!我可能很長時間都不會再跑這么長的距離了!”這是沖線后的黃雪梅的第一感受。這場從夜里跑到天亮的比賽,讓她在賽后坐在板凳上接受采訪時,凍得發紫的嘴唇都沒緩過來。
黃雪梅的丈夫陳志明,作為精英選手的私補工作人員先是熬了一整夜、看到妻子第一個沖線時,心疼遠多于驕傲。他自己說,每個CP點雖然都能看到她不錯的狀態,但妻子一直到終點所承受的身體極限是常人難以想象的。
在崇禮,黃雪梅和陳志明進行了一場別樣的百公里作戰。
賽前,黃雪梅看過精英選手的名單。熊斌彬、張廷兩位更多活躍在越野賽道的女將是她這次崇禮之行的主要對手。所以盡管也想贏,也一直在想適合于自己的比賽策略,但始終沒太堅定想法的黃雪梅決定——把自己交給比賽,看臨場發揮。
陳志明倒覺得,賽前的壓力在熊斌彬、張廷一方。畢竟,馬拉松是黃雪梅的強項,越野算她的“弱項”。
過去兩年無錫、廈門、上海、長春等馬拉松賽道上,只要有黃雪梅出現的地方,陳志明大多會為其在賽道上破風,他放棄了很多自己沖PB的嘗試,連社交平臺上的昵稱也改成了“大家叫我一姐夫”。
越野賽道的精英選手都有各自的私補團隊,這是和馬拉松賽道截然不同的畫面。這次崇禮,陳志明雖然不能在賽道上和黃雪梅并肩作戰,但他用另一種方式為妻子服務——成為其私補團隊中的核心。
CP1的進站時間,
顯示比賽剛始就呈現分秒必爭的態勢。
回憶每個CP點參與私補的過程時,最讓陳志明緊張的還是CP1和平驛站,他看著熊斌彬、張廷和自己的妻子沖回來,從大家的神情中感覺到了她們的野心,熊斌彬甚至只從團隊人員手里拿了一個水袋,就迫不及待繼續沖進夜色里。
那時,第一次擔當越野私補工作人員的陳志明甚至還有些慌亂。在他看來,比賽剛開始不久,三位女將拼得有些太過激烈。第一個補給點,一貫是“快速補給”風格的黃雪梅要比兩位對手用時都長。
轉折發生在40公里后,用時僅4小時的熊斌彬在狀態爆棚的時候,因膝蓋疼而退賽。她自己在朋友圈也說,“極少有人在狀態非常好的情況下退賽。”熊的退出,讓黃雪梅從CP3就奠定了自己的領先優勢,直至沖線。
在最后一個補給點CP5,還有一個小插曲上演——出站的黃雪梅發現竟沒帶強制裝備手杖。
賽后,陳志明說那時在給妻子補充能量膠的時候,順勢把手杖夾在自己的腋下,忘記交到黃雪梅手里。想著盡快沖線的黃雪梅也忘了這一茬。好在她的領先優勢足以讓她折回約100米、取了手杖繼續向終點進發。
這個小插曲并沒改變比賽走勢,那時的陳志明已料定比賽的結局——妻子捧起冠軍幾乎是板上釘釘。不過,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松,卻更緊張了——畢竟,長距離越野賽的強度比馬拉松大很多,而且還是在高海拔的夜間奔跑,他擔心妻子因為想破7小時而硬頂,心里想讓她放緩一些腳步。
最終,黃雪梅以7小時06分53秒沖線,拿到冠軍。
跑臺階的備戰
這早已不是黃雪梅的第一次長距離越野,在2019年,她就完成了自己的首場百公里挑戰——賀州姑婆山國際越野跑挑戰賽,帶著被樹枝戳傷的小腿一路堅持,拿到了女子組第二名,但落后第一名2小時多的失落一直縈繞在她心里。
但過去這些年,在黃雪梅參加的有限的越野賽里,都是自己給自己做補給,她甚至還有過拿著手機和能量膠直接上場的經歷。和過往越野賽不同的這一次,黃雪梅有了自己的私補團隊,除了丈夫之外,還有贊助商團隊的人員。
陳志明這次在上周二就調整自己的班次,早早來到崇禮,他想提前適應一下高海拔的賽道,給黃雪梅提供一些有效信息。作為廈門國際銀行的職員,黃雪梅在上周三下班后趕赴機場,直到周四凌晨才從北京轉場到張家口。
雖然在賽前的適應訓練里,陳志明對崇禮的海拔還是有些反應,但海拔對黃雪梅的影響要小很多。畢竟,她在云貴高原上的一座小城昭通長大。
賽后,黃雪梅也說道,“我從云貴高原上來,我們小時候都是在山里走,可能也走得比較多,所以越野賽一般也無需特意去練習。下坡更多就是憑感覺在跑,因為下坡本來就有向下的慣性,我們再靠大腿去主動發一點力,就能把速度提起來。”她把自己下坡的能力描述為一種“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感覺”。
在黃雪梅眼里,馬拉松對速度的要求可能更高,而長距離的越野對耐力和耐心的要求會更高一些。她說道,“越野比賽對人的考驗很全面,在爬完坡很累的時候,很快又遇到下坡,要能馬上跑得起來,不像馬拉松可以跑得像勻速的平線。”
“越野,上的時候要能穩得住,下的時候又要跑起來立馬把上坡的酸排掉,它是有這種起伏的”。黃雪梅分析越野和馬拉松的不同。
在決定參賽后,黃雪梅和陳志明在六月的每個周末都在廈門跑臺階,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腿部力量,鍛煉爬坡能力。黃雪梅說,“廈門天氣實在太熱了,沒辦法找很長的坡去練習,所以就選擇了跑爬升稍微大一點的臺階,進行針對性準備。”
在賽前,黃雪梅和陳志明還進行了一次模擬比賽,“當時跑了40多公里,耗時7個多小時。因為那邊的山更陡峭,很多地方只能用走,只能說我們模擬了比賽時間,而不是比賽距離。”
盡管黃雪梅覺得,這個冠軍對自己而言,有些運氣成分在其中。但運氣從來不會光顧沒有準備的人。
本條內容創作團隊
作者:南瓊
編輯:WR China Team
圖源:賽事官方
投稿、應聘兼職作者,請聯系